茂名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招聘 > 试题资料

2021年江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每日一练(12月7日)

广东华图 | 2021-12-07 18:54

收藏

  做为教师招聘”必考“的“教育综合知识”“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而言,知识在于日积月累,非一日而成。不论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清远,韶关,河源等等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离不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所以要想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上拿到理想分数,记得每天做做模拟题!华图教育试题资料频道实时更新每日一练,欢迎收藏!

  >>>【建议收藏】2021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招考信息大汇总hot

  1.为使信息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可使用列提纲和制作关系图的方法。这些方法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支持策略

  本题答案:B

  本题分值:1

  【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题干中的方法属于组织策略。故此题选B。

  2.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校办企业或产业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本题答案:B

  本题分值:1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故答案选B。

  3.百折不挠、绳锯木断、滴水穿石是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本题答案:B

  本题分值:1

  【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坚持是对行动目的的坚持。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故答案选B。

  4.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的。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荣誉权

  【答案】C

  【解析】人格尊严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故答案选C。

  5.梁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剪纸,并将剪纸融入到美术课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梁老师( )。

  A.课程开发意识

  B.校本教研意识

  C.长善救失意识

  D.随机应变意识

  【答案】A

  【解析】课程开发是指与课程相关,开发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内容密切相关。校本教研是指与教学相关,课程内容不变,或者说和内容关系不大。校本教研偏重教育研究,只不过是在学校里、老师参与其中的,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而进行的。题干中梁老师的行为正体现了其课程开发意识。故答案选A。

  6.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图式、同化、运算、成熟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答案】D

  【解析】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故答案选D。

  7.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答案】D

  【解析】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他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作出道德判断。故答案选D。

  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教学模式,是在其“来访者中心”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故答案选A。

  9.某一山村一个孩子已经七岁达到法定的上学年龄,但是其父母担心孩子上学增加家庭负担不让孩子上学,学校普查时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上门做孩子父母工作,并告知上学不收学费和杂费,孩子父母恍然大悟,决定送孩子上学,这一政策体现了义务教育( )的基本性质。

  A.义务性

  B.公益性

  C.统一性

  D.科学性

  【答案】B

  【解析】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统一性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根据题意,不收学费和杂费属于公益性。故本题选B。

  10.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

  A.浙江大学

  B.复旦大学

  C.天津大学

  D.南开大学

  【答案】D

  【解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